商学院来华留学生共赴 “花好月圆” 之约,沉浸式体验中秋文化
秋意渐浓,桂香浮动。10月5日,商学院以 “花好月圆” 为主题,为来华留学生举办沉浸式中秋节传统文化体验活动。学院留学生管理办公室主任马媛老师、杨荣蓉老师与来自5个国家的30名留学生齐聚一堂,通过制月饼、学习俗、赏诗词、做花灯等环节,感受中华传统节日魅力,在异乡收获团圆温情。


活动伊始,杨荣蓉老师以 “月与团圆” 切入文化讲解,从 “嫦娥奔月” 传说讲到古代祭月礼俗演变,介绍中秋节的重要文化地位。“月饼最初是祭月供品,如今成团圆象征,就像我们此刻跨越国界的相聚。” 通俗讲解让留学生频频点头。随后的诗词鉴赏环节,杨荣蓉老师带领品读 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 等名句,解析其中思乡情与美好祝愿,哈萨克斯坦留学生如云特意用拼音标注诗句,感慨道:“中国诗歌把月亮写得很有感情,像家乡的星空一样动人。” 围绕中秋习俗、诗词设计的知识问答环节更引发热烈抢答,答对者获传统纹样书签,现场掌声不断。

文化讲解结束后,手工体验环节随即展开,现场早已备好冰皮粉、豆沙馅、花灯套件等材料工具。在专业师傅指导下,留学生们戴手套揉冰皮、称馅料、压模具,巴基斯坦留学生阿里第一次尝试便遇到 “露馅” 难题,马媛老师立刻上前示范:“轻轻捏合边缘,就像守护一份团圆。” 当印着 “福” 字、桂花纹样的月饼成型,留学生们纷纷举着作品拍照留念。花灯制作同样热闹,竹篾搭架、粘贴玉兔图案、连接 LED 灯串,师生协作中,一个个兼具传统韵味与创意的花灯逐渐完成,塔吉克斯坦留学生卡莫给花灯系上彩色流苏:“晚上点亮它,像把天上的月亮带回家了。”


活动尾声,师生们手持自制月饼与花灯合影。吉尔吉斯斯坦艳丽在朋友圈分享:“虽然远离家乡,但今天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,这是我最特别的中秋记忆。” 马媛老师表示:“中秋是文化交流的绝佳载体,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,让留学生在体验中理解中国文化,让‘团圆’的理念成为跨越国界的情感纽带。”
此次 “花好月圆” 中秋活动,以 “讲解 + 实践 + 互动” 的立体形式,让留学生们在味蕾与指尖的双重体验中读懂中秋文化,更在欢笑中搭建起跨文化交流的桥梁,为校园文化多样性写下生动注脚。